当前位置: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教学团队申报工作的通知

[发布者]:[发表时间]:2024年04月10日 [来源]:

教务〔2024〕26号


各学院:

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,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,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,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,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校级教学团队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建设目标

教学团队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,以教学工作为主线,以课程建设、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建设平台,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、良好的合作精神,老中青结合、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组合。通过教学团队建设,充分发挥团队负责人的带头作用,建立团队合作机制,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,开发教学资源,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,推进教学工作的传、帮、带作用,大力培养青年教师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,打造结构合理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教学队伍。

二、建设类型

本次教学团队建设类型分为四类:

(一)专业团队:以专业或专业集群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;

(二)课程团队: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,如学科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;

(三)模块团队: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模块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,如专业方向课程群、联动改革课程群;

(四)课程思政团队:与单一课程或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教学团队。

各学院根据专业、课程和教学改革建设需要组建教学团队,必要时可跨院部组建。

三、建设内容

(一)队伍建设

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,带头人师德高尚、教学水平高,团队组成梯次合理,结构优化,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,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,培育教学名师。

(二)合作机制

建立教学团队内部教学与教研合作机制,完善激励机制,创造宽松而严谨的教学与学术环境,凝聚团队力量,激发创新能力,增加协同效益。

(三)教学工作

团队成员承担本科教学工作,了解学科专业、行业发展现状,追踪学科(专业)前沿,及时更新教学内容,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;重视实践性教学,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,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平台,培养学生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。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、有效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,教学效果好。

(四)教学研究

积极进行专业、课程、实践教学、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教学改革与创新,定期组织开展团队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,开展人才培养方案、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、考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,积累总结教学改革经验,发表或出版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取得标志性的教学成果,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,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。

(五)教材建设

重视教材研究与教材建设,教材及时反映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新成果,体现现代教育思想。积极组织申报编写特色化校本教材。

(六)校企合作

深入调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,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、生产流程、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,建设一批较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、教材和教学案例集。

四、建设要求

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四年。立项两年后实施中期检查,第四年进行结题验收。教学团队业务由教务处负责指导,具体工作由所在教学单位归口管理(含跨单位组建的教学团队)。

建设期满后,教学团队需提交总结报告,学校组织评估验收。建设期内应产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标志性成果(1-4为必备项,5-10至少完成其中2项):

1.所有团队成员的课堂教学综合评分应达到90分及以上;

2.获省级及以上专业或课程项目立项1项;

3.主持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;

4.在学术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(其中至少一篇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发表);

5.主编正式出版教材1部或与企业共同编写教学案例集1部;

6.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,或在教学技能竞赛中获校级二等奖或省级三等奖及以上的奖项1项;

7.获1项校级及以上实践基地、产业学院、特色课程等建设项目立项;

8.指导所在专业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专利(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)授权1项(学生须为论文或专利的第一署名人);

9.指导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或国家级1项;

10.指导学生获得学校认可的AB类学科专业竞赛省级三等奖及以上2项或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1项。

五、申报条件及要求

1.团队及组成。教学团队建设应与各教学单位建设相结合,每个教学团队设带头人1名,成员不少于3人。各教学单位根据各学科(专业、课程)的具体情况,以系、教研部、实验室、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,以专业或课程为建设平台,开展教学团队建设。

2.带头人。团队带头人原则上要求年龄为55周岁以下,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,教学效果良好,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丰富,主持过校级重点以上教改项目、或主持建设有省级课程类项目、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、或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、或指导学生获知名学科竞赛国家级奖、或以第一主编出版过教材、或获市级以上教学类荣誉称号。

六、申报名额及建设经费

本次计划立项教学团队不超过5个,每个教学团队建设经费8万元。项目经费分启动50%)、中期30%和结题(20%)三次划拨每个学院可推荐1个名额,已经立项省级、校级的教学团队(含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、中心,虚拟教研室)不再重复申报。

七、材料报送

本次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58,逾期不再受理。请各单位将初审后推荐项目的申报书汇总表(加盖公章)材料一式一份报送教务处(明德楼209室),同时所有电子版材料发至指定邮箱(邮件名为“单位名称+2024年校级教学团队申报”)。逾期视为自动放弃。


联系人:戴细梅  电话:0595-86654341

邮  箱:jwc@mku.edu.cn


附件:1.闽南科技学院教学团队申报书

2.2024年校级教学团队申报汇总表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闽南科技学院教务处        

2024年49日